花樣類型 二

清水江中上游流域的革一苗人以能織善繡聞名,除了展現心靈手巧的技能,更充分展現花樣本在女性技藝傳承的重要性。表現在織品與服飾上的圖案,主要是以剪紙圖稿加以刺繡,與參考花樣本作挑織顯花的兩個系統呈現。本次展覽主要展示革一苗族女性的花樣素材及應用。透過花樣本的圖案得以抽絲剝繭地認識苗女如何把生活周遭所見事物,由具體轉譯為平面圖像的歷程。

革一苗人服飾上的圖紋,乍看之下,很難單純從紋理上來理解。經由何兆華老師多年在清水江流域的田野訪查,開始整理出革一地區花樣生成的邏輯。花樣的分類首先是以用途做區分:如服裝、圍腰或背兒帶等。其次是裝飾部位:如衣袖、領、襟、下襬等。再者是相同位置高度的差異:則會以針數作為分類。最後是年齡的差異:如成年女性上衣的衣袖花常見疙瘩花、小馬、路的組合,孩童衣背花則常見莧菜與蝴蝶搭配。

此外,同一個名稱的花樣會依裝飾部位的差異在形態上有所變化,使得分析圖案上較有難度。再來,因緣際會之下徵集到的花樣本年代跨度近百年,有些花樣已不流行且製作難度偏高,此種「老花」對於許多當地人已不復記憶,益發增加調查的難度。而多數花樣本上的花樣是以反挑織花呈現在服飾上,也有紀錄一些花樣最後呈現是以刺繡針法及疊繡技法製作,圖案豐富多樣,僅能以目前整理出的40種花樣類型與簡要說明。